本报北京1月12日电本报11日、12日两天分别召开首都部分高校师生和中小学校长座谈会,研讨本报教育报道的特色与发展。首都近30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大家在充分肯定光明日报教育报道的权威性、严肃性和深刻性的同时,提出了许多积极中肯的意见和建议。
与会同志认为,光明日报有着辉煌的历史,特别是20多年前推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,是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导,在当时的教育工作者及广大读者中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。改革开放以来,光明日报一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坚持科学严谨的作风,对不同时期的教育重点、热点、难点问题予以客观公正的报道,并以较高的理论水平、翔实的客观事实引导舆论。在教育报道中,一直处于最权威、最深刻、最前沿的位置。犹为可贵的是,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,光明日报始终保持着高品位、高格调、高姿态,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喜爱的报纸之一。
与会同志对光明日报的教育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中肯的意见。他们提出,在目前信息密集、传播渠道广泛、传统媒体受到空前冲击的情况下,光明日报应该强化教育报道,在广度上找选题,在深度上作文章。记者们要走进校园,走近师生,走进社会,努力采写出形式多样、深入浅出、生动活泼的教育报道。特别是针对年轻读者的个性与特性,做出独具特色的报道,引导全社会关心教育,为推进素质教育、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做出更大贡献。
本报总编辑袁志发、副总编辑翟惠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。